Wednesday, April 30, 2008

奧運福娃

昨天下午到中銀地下的專賣店參觀,店內有很不同的款式的紀念品,有坐枱的水立方,金幣,文具等等.而我也來湊奧運的熱鬧購買一套奧運福娃.在看著是否要買一套8吋高的福娃娃時,最後的一套已其他客人拿走.那只好向服務員查詢,但因為存貨有限只能預定.
故現在只看看其他圖片


福娃名字及象徵 (http://sports.sina.com.cn/o/2005-11-11/20291874761.shtml)
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,其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、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、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。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友谊、和平、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。

福娃是五个可爱的亲密小伙伴,他们的造型融入了鱼、大熊猫、奥林匹克圣火、藏羚羊以及燕子的形象。
福娃贝贝 福娃晶晶 福娃欢欢 福娃迎迎 福娃妮妮
每个娃娃都有一个琅琅上口的名字:“贝贝”、“晶晶”、“欢欢”、“迎迎”和“妮妮”,在中国,叠音名字是对孩子表达喜爱的一种传统方式。当把五个娃娃的名字连在一起,你会读出北京对世界的盛情邀请“北京欢迎您”。

福娃代表了梦想以及中国人民的渴望。他们的原型和头饰蕴含着其与海洋、森林、火、大地和天空的联系,其形象设计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,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。

将祝福带往世界各个角落
很久以来,中国就有通过符号传递祝福的传统。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每个娃娃都代表着一个美好的祝愿:繁荣、欢乐、激情、健康与好运。娃娃们带着北京的盛情,将祝福带往世界各个角落,邀请各国人民共聚北京,欢庆2008奥运盛典。












Monday, April 28, 2008

風險管理

有人說風險管理是化妝師,專門替公司粉飾.
但是風險管理的獨立性又如何?只要公司的話事人說濃妝艷抺/淡素娥媚,作風險管理只得照辦.為何會淪落至此(抑或是根本如此).

其實想深一層,所有公作皆如是.(高如公司總裁要聽 BOARD話事,小公司的老闆要受大公司客戶所欺壓)

只有真正自由的人才可超脫.如何成為自由人???
靠考CFA,FRM,......???? 考完有獨立性?考完可以say no???

Friday, April 25, 2008

Deadline究竟是什麼意思?

Deadline究竟是什麼意思?


在yahoo的知識內,有人說.
"Deadline - 死線
即工作必須完成之日期。如果可以延期就是 extended deadline。
但如你的上司說Deadline is deadline,即不可能延期完成,必需在死線 Deadline 之日期或之前完成。"

以我經驗來說:在設定Deadline是需要考慮資源的問題及進度的檢查,在這樣情況deadline是一目標,可以帶給同事成功感.
但現實生活上,DEADLINE只是一個命令,在沒有任何支援及考慮下定立的一個日子,結果DEADLINE 只是一個令下屬"dead"的日子.所以每次開會時,沒有人會説出deadline. (except 老闆)

Tuesday, April 22, 2008

七人車續


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調查,發現這個市場已為日本車佔據.
現只有2部心水

Monday, April 21, 2008

七人車

這個星期開始搜尋七人車的資料,
發現日本車與歐洲車的策略上的分別.

日本車重視:
外觀,舒適,價錢,設備

歐洲車重視:
安全,操控.不舒適(基本上只是5人車空間)


型格vs安全

Wednesday, April 16, 2008

生活

生命,健康,工作,金錢,理想,知識,家庭,宗教信仰....
這些都是一個豐盛的生活原素, 但甚樣排先後?

生命,健康及家庭為先
工作,金錢次之
理想.........忘記它!

Wednesday, April 9, 2008

牢騷

自從開始寫Blog以後,不難大部分的題材都是講金融市場,公司人事等.
愈寫愈覺生活狹窄及不滿.老是覺得要改變.不知改是對還是錯.但我只有這樣人才能進步.
不是否自己太傻,為什麼不可舒服地賺錢算了

Monday, April 7, 2008

投資.投機

今早看AM730, 其中一個專欄寫『少年估神』.描述年輕人在股市中找到金錢及自我的價值。其中不乏些對這些年青人的心理探討.
其中,可值得討論的是我們社會現在灌輸甚麼理念給他們?
樓價貴,不是要用辛勞及耐性把錢儲來買,而是要在股票市場投資/投機賺回來.
上班不是要把工作做好,而是炒股票.
還記得一位舊同事,每天只是炒股票,你跟他說認真工作,他回應「我在股市所賺的多過我的份糧」.

Tuesday, April 1, 2008

救市

"有說只要政府入市就可以令投資者增加信心,令市場回穩."

不過,我的看法是未必.
我的思路是:
1)危機的形成原因
- 是因為業主無法供款.而原本的誘因:低利率及樓價高企已不存在
- 問題是如何令他們繼續供款??? 繼續創造低利率的環境,但這已證明無效;樓價再次高升,在現時是無可能.
- 唯一的是他們本身的需求.只要人們認他付出的是可以從物業的價值中收回(BOTH Price and/or Utilility).即是說只有物業的價格回落至合理水平或以下, 而人們又察覺到的時候才可回穩


2)救市的方法是否能對症下藥
政府賣入這些有問題的按揭公司.只可以阻止倒閉,而且價格回穩.這只會令物業價格降不下,但不會刺激市民投資在物業上,因為物業價格未降到"合理水平"


結論:原來我是信奉市場自由運作的人.